对象存储被攻击:经历10小时,消耗19T流量,欠费6000元

3/18/2023 经验教训

# 一、事情缘由

最近在服务器中建立了一个云盘服务 AList (opens new window)(一个支持多种存储的文件列表程序)。

在AList中已运行着:阿里云盘、中国移动云盘、本机存储 等服务。

打算把对象存储也接入到 AList 服务中。在配置完成后,应该是触发了对象存储的BUG,遂在 Github 中提了一个 issues ,并提供了对应的复现链接。

问题就出在这提供的复现链接里。



# 二、对象存储被打光 19T 流量

在技术的世界,我愿意相信大家都是善良的、纯粹的。这次是被赤裸裸的打了脸。

(大雨中百鬼夜行,有人混在其中,比鬼还高兴。)

由于在 issues 中暴露了复现链接,自己也没有防范意识,没及时关闭服务。

攻击者从17号23点开始,通过他控制的 小鸡 不断访问我未关闭的 AList 服务。

至18日10点我主动关闭 AList 服务,有效攻击才被终止,无效攻击还在持续。此时对象云储存被消耗 19T 流量。😒😒😒

(平常一个月流量不会超过 2G )

不法之徒攻击的是 AList 服务中,一个 65M 的 MP4 文件。通过多线程访问下载,来达到刷流量的目的。

攻击者有庞大的 IP 池,不断切换 IP 来绕过服务器防火墙,IP都是国外的,也无法溯源。🤢🤢🤢

19T



# 三、云服务账号欠费

账户中没有充钱的,他们提供每月 10G 的免费流量额度,用完才会扣费。

和客服沟通得知,每个账户都默认开通了 欠费保护期权益

设置里没有关闭 欠费保护期权益 入口,用户无法主动关闭,需要提交工单给客服才可关闭。

貌似这也是业界普遍做法,恶意拆测一下:他们就希望通过这个默认设置能坑一个是一个。

正常情况来说:

  • 用户账户默认状态下应该是关闭 欠费保护期权益 的(电话欠费停机)。

  • 退而求其次用户能在设置页面,主动选择打开或者关闭 欠费保护期权益

  • 再再退而求其次每个账户都应该要有 欠费保护上限,而非无底洞般的扣下去(支付宝、信用卡防盗刷)。

上面这三点他们绝对有能力做到,而取决于他们愿不愿意做。

查询资料得知,有些网友比我还惨。有的公司被打了7位数的账单,核心数据取不出,面临倒闭;有的和我一样,被不法分子利用,打了 CNY2W+ ;有的小伙伴看着 CNY20W 的账单连夜"删号跑路"。

(当点下“创建应用”按钮的一瞬间,你的钱包就已经交给了服务商了🐶。节点越多,流量跑的越快,钱包漏得越多。)

通过官网对象存储价格计算,实际欠费为 CNY 5700+ 。

这对我也不是什么小数目,正在积极和厂商协中。看能否免除一些费用,或者抵用一部分费用。

log



# 三、不要回答!

我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和平主义者,我首先收到信息是你们文明的幸运,警告你们:不要回答!不要回答!不要回答!!!

你们的方向上有千万颗恒星,只要不回答,这个世界就无法定位发出源。

如果回答,发射器将被定位,你们的文明将遭到入侵,你们的世界将被占领!

不要回答!不要回答!!不要回答!!! ———— 《三体》

在小说中《三体》中,1379号监视器给地球文明以善意的提醒。

同样也给我带来了警醒,不要在网上轻易暴露自己的信息,因为我还很弱小。

谨慎的擦除在网上留下的痕迹,全民裸奔的现在也要保护好自己和数据。



# 四、如何防范

1、加一个禁止国外访问的规则, 现在攻击源很多都集中在国外。 后期溯源也会好处理很多,国内的攻击成本会高很。

2、过滤掉 firehol_level4 (opens new window) 列表中的所有IP,攻击的这些IP基本都在其中。

3、私人服务尽量不要暴露在公共区域。即使有暴露的需求,也应该是临时服务。



# 五、协商解决解决过程(追加)

# 民事诉讼

在收到 5700+ 账单时我是非常气愤的,账号没有基本的保护功能。这是对方的功能上的失职,肯定时需要付有一部分责任。

最开始想到的方式是走民事诉讼。因为在 V2 看多有很多小伙伴为自己争取正当权利而走上诉讼流程,也花不了几个钱,主要是耗费时间。

去经历这个过程,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成长,对见到小伙伴为自己争取正当权利后输入的一种复刻型输出。

上海法院诉讼网有相关介绍说明,需要准备的诉讼材料有:起诉书、口诉笔录、原告身份证明、授权委托书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等。

对方公司的基础信息很容易查到,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这一条普通人几乎拿不到。起诉流程也断裂在了此处。

# 12315投诉,消调委介入

民事诉讼行不通转而投向了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,在填写资料过程中发现有一条投诉类型非常适合当前这件事。

投诉问题类型:导致消费者受到产品伤害(因产品设计不合理、质量不合格、警示信息不全等原因而导致消费者受到产品伤害)

因为对方产品设计的不合理,警示不全导致我收到产品伤害。对方肯定是需要负有责任的。

12315 显示的结果是:不受理。经双方同意通过浦东新区消调委进行调解。

消调委也有给我打来了电话,询问了进展如何。

# 客服回电

经由消调委的介入,客服的口气改变了很多。开始强调责任对等了。

从最开始的 寸步不让强调您也有泄露了密钥后被攻击的责任

从开始的一分不能少、到对折、到最后协商出来的 1500。

仔细回想,其实我可以压的更低比如800、1200说不定对方也能同意。

如果我完全不在乎,对方也不能拿我怎么样。但谁叫我还保有基本的良知、人性的光辉呢。😀

最坏的结果多打我几次电话?社工库查查我信息?最后走起诉流程?对他们来说成本也是巨大的。

1500 算是当前不算差的结果。非零和博弈。也算在接受范围之内。

1500 当买个教训,让 1500 一直警醒自己。

谨慎的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信息,个人信息、服务信息之类。

CNY 1500
Last Updated: 4/18/2023, 3:56:12 PM